今年7月,13個領域的技術開發(fā)將率先實現,為確保各類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。近年來,我國通過數字化、信息化、可視化等手段,加快了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,提高了產品風險管控能力。4月13日,山東省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發(fā)布《關于申請“山東食品鏈”開展食品安全追溯工作的通知》,指出山東省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啟動山東省食用農產品和食品信息追溯平臺(以下簡稱“山東食品鏈”),實施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管理。說到產品質量和安全,食品安全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是不言而喻的。面對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和日益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,多年來,中國始終堅持加快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監(jiān)管體系,通過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,加強對食品生產、食品銷售、餐飲服務等方面的監(jiān)管,開展食品安全檢測和食品安全快速檢測,嚴格履行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要職責,在“菜籃子”、“米袋”等諸多食品領域構筑起強大的安全防線。
在食品安全監(jiān)管中,可追溯性作為追溯食品來源、食品檢驗信息等內容的一種手段,我國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就開始建立和使用現代食品可追溯系統。近年來,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(fā)展,人們對食品溯源越來越熟悉。實現全過程可追溯性的數字系統可以連接生產、檢驗、監(jiān)督和消費等主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它還為監(jiān)管機構甚至消費者提供了一種更具可操作性、更方便、更受歡迎的方式。一個簡單的例子是,大多數食品包裝上都附有“身份證”,你只需點擊一下即可掃描代碼,查看相應的生產信息和產品信息。放心購物、放心吃飯的消費環(huán)境變得更加可靠。
隨著我國對食用農產品“可追溯體系”建設提出了全面要求,可追溯體系建設在全社會展開,食品領域的可追溯體系建設日益加快?;诘胤絾挝坏氖称钒踩勺匪蓍]環(huán)管理平臺的在線使用已成為確保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障礙。根據山東省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的消息,該省將于年全面啟動“山東食品鏈”。有關通知指出,食品生產經營者可以利用“山東食品鏈”對進貨檢驗、出廠檢驗、產品銷售等信息進行如實記錄和保存。企業(yè)信息可追溯系統應與政府部門的可追溯平臺連接,實現信息共享;建立追溯體系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可以通過“山東食品鏈”口岸對接或批量進口上傳相關數據;未建立可追溯體系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使用“山東食品鏈”進行可追溯管理。
通知特別指出,2022年6月30日前,山東省食品生產經營者應完成“山東食品鏈”的登記,并在鏈上使用。按照《山東食品鏈》規(guī)定,準確、完整、及時上傳各類食品信息。從今年7月1日起,蔬菜、水果、水產品、谷物及其制品、肉制品、乳制品、食用油、酒精、保健食品和嬰兒配方食品等10種食用農產品和食品,以及學校食堂、集體餐配送單位和中央廚房等3種餐飲單位,都是利用“山東食物鏈”率先實現全程可追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