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份,進口冷凍蝦市場再次經歷顯著降溫,進口數量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了30%,具體數值降至70,169噸,同時,進口額也遭遇了更大幅度的下滑,同比下降了41%。在此期間,進口冷凍蝦的平均價格也有所松動,下跌了16%,至每公斤4.86美元。
從今年前五個月的總體情況來看,進口冷凍蝦的總量為367,435噸,盡管仍保持著一定規(guī)模,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下降了11%。而進口額方面,更是遭受了24%的縮減,總額達到17.8億美元。這一系列數據表明,進口冷凍蝦市場正面臨著不小的挑戰(zhàn)。
上半年,進口蝦市場顯露出明顯的疲軟態(tài)勢,這主要歸因于三方面的因素:消費者需求的低迷、國內蝦類產量的穩(wěn)步增長,以及庫存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。具體到5月份,厄瓜多爾對中國的蝦類產品出口量遭遇了顯著下滑,出口量同比減少31%至50,129噸,交易額也大幅下跌了42%,降至2.26億美元。同時,厄瓜多爾蝦的進口均價也出現了17%的同比下跌,降至每公斤4.50美元。
另一方面,印度蝦的進口情況則呈現出不同的趨勢,盡管進口量相對較少,但在12,598噸的基礎上實現了5%的同比增長。不過,印度蝦的進口均價同樣受到了市場壓力的影響,同比下降了10%,當前均價約為每公斤5.17美元(主要以蝦仁為主)。這些數據進一步印證了進口蝦市場面臨的復雜挑戰(zhàn)。
在過去的前五個月里,厄瓜多爾和印度兩國的蝦類產品價格遭遇了顯著的兩位數跌幅,這使得進口蝦的平均價格降至了近十年來的較低水平。具體而言,印度蝦在進口市場上表現較為突出,其累計進口量達到了54,819噸,實現了15%的同比增長,進口額也微增3%至2.78億美元。然而,厄瓜多爾蝦的進口情況則不盡如人意,進口量下滑了11%至26.7萬噸,進口額更是大幅下跌了25%至12億美元。

此外,其他主要蝦類供應國如越南、馬來西亞、阿根廷(紅蝦)和秘魯在前五個月的進口量也均出現了兩位數的降幅,顯示出全球蝦類市場的整體疲軟態(tài)勢。而排名前十名以外的供給國更是遭遇了銷量的大幅下滑,降幅高達70%之多,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競爭壓力。